雨多盼晴,日高期陰。杭州龍井綠茶,正在等待一場大雨;天邊有沒有烏云,山頂能不能來一線閃電,也變成了杭州眾多茶農的企盼。
龍井茶,好“渴”。它解人口渴添人齒香。但,誰給好茶“喝茶”?
杭州雞籠山——龍井村——翁家山——梅家塢一帶綠茶產區(qū),因為持續(xù)高溫,有些茶地“渴”得有些受不了,平地或者少樹山頂的茶園里,越來越多的茶蓬葉子被曬黃曬焦。
茶農們曾在2013年夏天吃過大虧,因為抗旱不及時,不少茶樹被曬傷甚至曬死。這一次,他們在旱情剛剛露頭時就開始行動起來,一場搭棚大戰(zhàn)正在拉開——放眼望去,部分山頭已經被烏黑的防曬網全部覆蓋,總面積達上百畝。
再不下雨 茶樹要變“黃臉婆”
梅家塢村有一口泉,四季不斷,但在38℃高溫天的連續(xù)“烘烤”下,水量變得越來越小。從出水量看到一個問題,龍井茶樹正在忍受太陽的炙烤——輕輕一抓,茶園里的表層土像沙像粉。“主要是平地茶和龍井43號,有些茶樹的葉子黃了,焦了。”梅家塢村一位朱姓茶農說,有些茶蓬的年齡小,根系不深,在長時間缺乏雨水的情況下容易受傷。
出現傷茶現象的不僅僅只有梅家塢,錢報記者先后走訪了龍井村、翁家山,這里的茶樹也局部出現了枝黃葉焦。
從翁家山村后的山上翻過,穿過一片冢地就是大片茶園,雖然沒有發(fā)現整壟茶葉曬傷的情況,但黃葉焦葉的數量不少。
“和地形、茶種有關系,日照時間長和龍井43號茶葉(根系淺)好像更容易曬傷。”一位翁家山村民說,日出到日落都能曬到的地方水分蒸發(fā)快;“龍井43號”更嬌貴一些,根系為須根,根系只能深入到土下三四十厘米,很難吸收更深層的地下水。
龍井村多位村民也證實了茶樹品種和抗旱能力之間的關系。龍井村有不少茶樹都是群體種,這是老茶種,直根系——有一根明顯的粗壯的樹根,根可深至土下1米。“除非大旱,我們這里一般不用擔心。”村民們說,他們知道附近有些山頭上一些年輕一些的茶樹已經出現了死葉黃枝現象。
搭棚遮陽 保茶戰(zhàn)已開場
誰都不敢等到茶樹完全堅持不住的時候再打水抗旱,畢竟茶樹對于他們就是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他們也對2013年的那一場傷情記憶猶新。
杭州翁家山村有900多村民,有農家樂十余戶,茶葉文章是村民的重中之重。“正常情況下,翁家山每畝產干茶50斤!”村委會工作人員告訴錢報記者,村里共有茶樹近1000畝,如果遭遇旱情就會損失嚴重。他說2013年那個夏天,翁家山約有60畝茶樹受到嚴重影響,并大大影響了次年的茶葉產量。
“自那以后,村民的防范意識更強。”村委會工作人員說,茶農提前做好防曬、灌溉準備,村里也增設了應急灌溉蓄水設施,“目前為止,茶葉曬傷的情況不多,如果晴天高溫持續(xù),村里也會向茶農發(fā)出抗旱建議。”
村委會工作人員的欣慰始于茶農自發(fā)進行的“保茶”行動。錢報記者了解到,該村后山周邊的多塊茶園都已經搭建覆蓋了黑紗遮陽棚——現場走訪中錢報記者發(fā)現,近此處目力可及的山坡就搭建了防嗮大棚近百畝。
老杜的茶樹在梅家塢村后的山坡上,他一邊給茶樹除蟲,心里擔憂的卻是茶樹的灌溉:“這樣的溫度,山坡上的茶樹最遭罪。地形平坦的地方土質也厚,蓄水能力強一點,保水久一點。”
梅家塢村的龍井品種繁多,其中“群體種”、“龍井43”等尤為龍井愛好者稱道。連日高溫,梅家塢村就已經零星搭建了數十畝黑紗遮陽網。村主任朱乃紅告訴錢報記者,村里茶樹種植面積兩千多畝,雖然目前沒有大面積曬傷現象,但如果高溫持續(xù),茶樹曬傷勢必越來越嚴重,村民將會加大投入來“抗旱護樹”——要么增水要么蓋網。
網內網外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中午1點太陽直射的地方溫度約為40℃,而網下溫度大概只有35℃——正是這5℃左右的溫差影響著茶葉的未來。
有一點不同:當太陽還沒有對茶樹茶蓬造成更大傷害之前,今年,茶農們已經開始行動。雙峰村、茅家埠、滿覺隴、龍井一帶的西湖龍井茶園里已出現大面積防曬大棚。“往年7月,杭州總會斷斷續(xù)續(xù)大小不一地下幾場雨,只要一場大雨下過,再大的太陽,哪怕曝曬一個多星期都不怕。”翁家山村一位村民說,最近一直無雨,所以他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挨到8月就好了,那個時候杭州的雨水會更多。”
茶農們的擔心依然是接下來可能的高溫,茶是他們心頭的命秧子,炎熱天氣就是揪住命秧子的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