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天玄。黃者,大地之色也。按傳統(tǒng)陰陽五行學說之詮釋:中央戊己土,名曰稼穡,五常主信;色黃,味甘,性重而情厚。
在古代,或“五色”,或“七彩”,最受尊崇的,無疑是“黃”。在美術色彩學中,“黃”更是“三原色”之一。不獨如此,體現(xiàn)在茶的世界里,有一種堪稱“天授異彩”的茗品,那就是千載輪回的黃金芽。
以《七碗茶歌》名聞后世的晚唐盧仝贊美道:“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假如僅將其理解為“黃金般珍貴早春茶芽”的話,那么,中唐大德皎然的詩句“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則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金芽”為好茶之典型品相。佐證此觀點的,尚有元代李德載《陽春曲•贈茶肆》:“金芽嫩采枝頭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間無。”
千百年來,歷史總有因緣的巧合并重演,作為中國白(黃)色系變異茶種中的珍罕名種,黃金芽亦如此。不論是唐朝鄉(xiāng)貢進士王敷留下的“或白如玉,或似黃金”名句;還是北宋劉異《北苑拾遺》提及擁有白茶巨株的王免;甚至蔡襄《茶記》“王家白茶,聞于天下,其人名王大詔”等文獻記載。“王”姓茶者不時脫穎而出,現(xiàn)身于華茶尤其是白茶流變的歲月長卷。
上世紀九十年代,地處新石器文化遺址河姆渡之北、浙江寧紹平原腹地的余姚三七市山區(qū),一株葉呈金黃的神奇老茶驚現(xiàn),通過多代繁育、提純,蝶化為宛如陽光普灑、流金溢彩的當代黃金芽。倍受矚目之余,各地競相引種,以黃金芽為代表的四個白茶新品特有種質基因還登錄了美國國家生物中心基因庫。而賦予黃金芽等諸多“茗中奇葩”新生,融蘭、茶、書、墨、德“五馨之香”譜就古今第一部《珍稀白茶》專著的王開榮先生,一如其自詠所述:“喜閱春雨七千重,遙借神異煉茶韻。十二雷起香風動,黃金芽尊自從容。雪鴻略濺文化蹤,產(chǎn)業(yè)農(nóng)民試前鋒。五馨然居豐是農(nóng),款款悠悠草木中。”
黃裳元吉,君子黃中通理。若是燃上一爐沉香,伴著絲桐古曲《猗蘭》,以宋泉清麗水,越窯芙蕖盞,沏瀹黃金芽,品味黃金韻,不論“千峰競翠”、“霞客開游”,還是“仙人指茶”、“檐溜香風”,或許就能妙悟德氏家茶“十德”:一德散昏滯,二德驅邪毒,三德清神思,四德益真氣,五德延頤養(yǎng),六德利禮仁,七德表敬意,八德行天道,九德正雅志,十德通仙乘。
天授異彩,三趣尚韻;百茶仰止,拱若珍璧。黃金芽,白葉茶類的琪花瑤草,珍稀白茶之名品楚翹,豈能不為茶中玩家所追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