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品質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鮮葉原料,但由于近年來茶農的產品質量意識有所下降,尤其是在采摘環(huán)節(jié)上把關不嚴,影響了名茶的質量,F(xiàn)將名茶采摘和鮮葉處理技術介紹給廣大茶農。
一、名茶的采摘
名茶鮮葉原料要求極為嚴格,所選原料要做到粗細均勻、完整、新鮮、清潔,嚴禁混有病蟲葉、破損葉和鱗片、魚葉、紫色芽,更不能夾帶蒂頭、茶果和老葉等雜物。采摘要求精細嚴格,一般來說高檔名茶只采單芽和一芽一葉初展且芽長于葉的鮮葉,中檔名茶采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的鮮葉,低檔名茶和優(yōu)質茶采一芽二三葉和同等嫩度的對夾葉。為保證名茶的優(yōu)異品質,制作名茶的原料無論哪種鮮葉都應手采,盡量做到偏早、偏嫩采,要求芽葉成朵、大小均勻,不能采碎、不帶蒂頭,尤其是高檔名茶采摘要求更加嚴格。鮮葉要輕采輕放,盛裝和貯運鮮葉的器具應采用清潔、通風性能良好的竹編茶籃或簍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軟包裝材料,防止重力擠壓鮮葉。
名茶在講究采摘的同時也應十分重視養(yǎng)蓬,要做到采、養(yǎng)、培相結合。除了春茶采摘結束后要抓緊洗蓬,即把當季留下來的鮮葉全部采凈以促使茶芽早發(fā)外,夏秋茶都要留葉采,留下不符合原料嫩度要求的葉片,留葉的多少以茶樹剛好不露枝干為宜。
二、鮮葉處理
鮮葉采回后要對是否成朵、不碎、有無紅變等幾個方面進行驗收。若有不符合要求的鮮葉要及時處理。
鮮葉付制前要經過攤放。攤放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茶葉品質。鮮葉經攤放可以適度減少鮮葉的水分,散發(fā)青草氣,促進香氣成分轉化,這些物理及化學的變化有利于名茶外形和香氣的形成,對名茶品質有積極的增進作用。鮮葉攤放還可以提高工效和節(jié)省能源,降低成本。
鮮葉攤放前要把不同品種的鮮葉分開、晴天葉與雨水葉分開、壯年(包括臺刈更新)茶樹葉與老年茶樹葉分開、上午采的鮮葉與下午采的鮮葉分開。因為不同的鮮葉,它們的芽葉大小、葉張厚薄、顏色深淺、莖梗粗細、水分含量都不一樣,如果不分開炒制會造成部分茶葉出現(xiàn)焦邊或紅梗紅葉等現(xiàn)象,而且制成的成茶色澤花雜,影響茶葉的品質。
在分開的基礎上,鮮葉還需按級歸堆,分開攤放。高檔名茶鮮葉細嫩,必須攤放在竹匾或篾簟上,不宜攤放在水泥地上,否則收集葉子時勢必要用掃帚掃,容易弄破芽葉,導致紅變,同時水泥地灰塵多,也不符合產品衛(wèi)生要求。
攤放厚度,一般高檔名茶鮮葉不能超過3.5厘米,如果炒制原料供應不上,則可以攤薄一些;中低檔名茶鮮葉以5-8厘米為宜。遇到天氣干燥,炒制來不及,攤放可以稍厚一些,但不能太厚,否則會使鮮葉發(fā)熱變紅。攤放程度失水率必須達到10-15%的標準。攤放時間要視天氣而定,一般為6-12小時,最多不能超過24小時;陰雨天可以攤薄一些,時間長一些;晴天、干燥天可以攤得厚一些,時間短一些。若攤放時間過長,會造成茶葉湯色發(fā)黃,影響品質。
攤放過程中,鮮葉要作適當的翻動,使水分均勻地散發(fā),一般4-6小時就要輕輕翻葉1次,翻葉過重會損傷茶葉,產生紅變,影響成茶品質。如果天氣干燥,茶葉來不及炒制,可以不翻葉,而且要關閉門窗。但攤放若干小時以后,由于一部分鮮葉已經失水較多,開始干癟,可以用手輕輕抓起,先行炒制。若是雨水葉,可以多翻動幾次,并要開啟門窗,使室內外空氣流通,讓鮮葉表面水分散發(fā)得快一些,以便能夠及時炒制。
此外,鮮葉付制前還要經過篩分。由于無論名茶的采摘得怎樣精細,仍然難免會有部分芽葉被采碎,也難免混有少量不符合采摘標準的芽葉,所以在炒制之前原則上必須對原料進行篩分。這樣可根據鮮葉大小不同來掌握炒制溫度,而且經篩分后的鮮葉分開炒制,制成的干茶大小均勻,外形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