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嫁接的成敗,其關鍵固然在于嫁接的時間,砧木的選擇,砧、穗的老嫩、好壞與嫁接技術的高低,但絕大部分枝接的失敗,卻往往是由于嫁接后的管理不善造成的。
所謂嫁接后的管理,就是在溫度、濕度和光照三個方面創(chuàng)造最適宜的條件,使嫁接后的山茶能盡快地愈合、萌芽、抽枝。早春老枝嫁接的,因為氣溫比較低,愈傷組織的形成比較慢。砧、穗的愈合需要5至6周,甚至要更長的時間。如果是5月至9月暖濕季節(jié)嫁接的,砧、穗愈合時間會短一些,一般1個多月就能愈合。嫩枝嫁接還可能會更短些。
早春老枝嫁接管理的難度最大,因為氣溫低,必須采取適當?shù)谋E胧,才能促使其盡快地愈合。盆缽嫁接的,在接穗上套上較厚的塑料薄膜袋,置于室內(nèi)或溫室內(nèi),任其日曬,必要時還要進行室內(nèi)加溫。白天室溫保持15℃至20℃,晚上最低溫度保持10℃至15℃。到了4月中旬以后,氣溫升高,可搬到室外,并適當遮陰。暖濕季節(jié)在盆缽中嫁接的,嫁接后搭建環(huán)棚、罩塑料薄膜保
濕,再在塑料薄膜上蓋90%遮陰網(wǎng)。白天氣溫過高,可在環(huán)棚的塑料薄膜上噴幾次水,或在中午前后將環(huán)棚的兩頭打開1至2小時,以降低棚內(nèi)的溫度。1個月后,晚上揭開塑料薄膜,讓其接受夜露和逐步適應棚外環(huán)境。1個半月后,全部揭去塑料薄膜(如果時當盛夏,還需遮陰,并逐步縮短遮陰時間),剝掉砧木上全部葉芽,以后隨見隨摘,并施以薄肥。
山茶嫁接的成敗除了溫度以外,更要注意光照和濕度。嫁接后套上塑料袋的山茶,要放在見不到陽光且光線明亮的地方。半個月后逐步接觸陰棚下的陽光,時間由少到多,光照由弱到強,以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供給砧、穗的愈合與接穗生長、發(fā)育所需的養(yǎng)料。如果氣溫比較低,受光可以稍強些;如果氣溫較高,受光相應的減弱,時間也要適當減少。
在砧、穗愈合后,塑料袋內(nèi)的濕度要適當降低,因為這時候砧木已經(jīng)開始能為接穗提供水分,接穗所需要的水分已經(jīng)不再依賴于塑料袋內(nèi)的水汽;而山茶的葉片上被有蠟質,葉片蒸騰與吸收水分的能力都比較差,如果塑料袋內(nèi)的濕度過大,就會造成先是接穗上的葉柄霉爛、發(fā)黑,繼而葉片脫落、葉芽枯萎,接活的接穗會重新死亡。在降低塑料袋內(nèi)濕度時,宜漸不宜驟。一般可采取這樣的辦法:首先在塑料袋的下方剪幾個小洞,過幾天再剪幾個較大的洞,再過幾天將塑料袋下口放開,讓其逐步適應外界的環(huán)境,然后再拆袋。這樣做就比較安全。拆袋后放在陰處,待盆土干時施一次極稀薄的氮肥,也促使接穗上的葉芽健壯生長,如果天氣干燥,要經(jīng)常在接穗上噴水。半個月后,將盆搬到陰棚下接受疏光。
山茶嫁接成敗還應該注意,在嫁接時,砧木的斷面和接穗的空間一定要用蠟或錫紙和膠封住,防止細菌感染。